Wednesday, October 19, 2005

《理性之夢》

  • 書名:理性之夢(The Dreams of Reason)——這世界屬於會作夢的人
  • 作者:Heinz R. Pagels
  • 譯者:牟中原、梁仲賢
  • 出版者: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
  • 出版日期:1991年7月31日第一版/1993年11月15日第一版第11次印行
  • 內容概要:

首先我要先聲明,閱讀本書最好選擇頭腦清晰的時候。如果可能的話,還要來回多讀幾遍,因為其描述的內容廣泛,但卻圍繞著同一個隱約的中心議題。當然,如果不願花費那麼多時間的話,也可以選幾個自己較感興趣的主題來細細推敲……

書中主要分成兩部分:

一部分〈複雜性科學〉由第二章至第七章。各描述了〈新科學的綜合體〉、〈秩序、複雜性與渾沌〉、〈生命可以是如此的非線性〉、〈模擬真實世界〉、〈結合論與神經網路〉、〈錢賺得越來越快〉等主題。

這一部分說明了電腦的發明對於人類的衝擊,就如同望遠鏡或顯微鏡的發明般,擴展了我們看待著個世界的視野和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徑。使科學在探索了小宇宙和大宇宙而清楚了其大致整個景觀後;進而能往尚未探歷的處女地「複雜性」踏出第一步。

身體器官、腦、經濟、人口、演化系統、動物行為和大分子等,這些都是複雜系統。有些可以由電腦模擬計算,有些除了自己本身之外,沒有任何東西能模擬它。科學家們正以跨科學的方式來迎接“複雜性”的挑戰。很令人驚訝的是,科學家發現可以從簡單的規則產生複雜系統。

並由「免疫系統」、「分類者系統」,「演化系統」,「神經系統」(或人腦)而歸納出「選擇性系統」的運作通則,進而構成「型態識別」或「學習演算法」。也藉此說明了「科學方法運作的機制」及「思考的過程」都呈現了一個「選擇性系統」。

二部分〈哲學與反哲學〉由第八章至第十三章。分別敘述〈造物主的造物密碼〉、〈等待救世主〉、〈錯以腦為心的人〉、〈軀體從不說謊〉、〈向無限挑戰〉、〈創造的工具〉等主題。

這一部分承接了第一部分。在第二部分最精采的內容是對於「心」(mind)、「物」問題的各種探討:首先說明了「唯心一元論」和「唯物一元論」等一元論的 局限;再來說明了哲學家與科學家主張的各種二元論架構,如「範疇二元論」、「實體二元論」、「屬性二元論」及「認識二元論」。也指出了「範疇二元論」是無 法研究的,「實體」和「屬性」二元論的謬誤。

最後作者說明了其相信「認識二元論」才是正確的。指出它是方法或意向的二元論,建立了「原則上」與「實際上」的分界。並提出了「因果斷鏈」及「複雜性障礙」兩個觀念來支持「認識二元論」。

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第三百一十二頁開始,作者提出了一個哲學式的幻想,並於「哲學家與生物學家的對話」過程,逐漸引導讀者感受作者對於「心」、「物」問題的主張。

Original: Yukuan on Tue, 24 Jun 1997 15:51:12

6 comments:

Anonymous said...

複雜性科學 是無法解決意識 這個問題的 藍頓的人工生命理論亦無法解釋胚胎發育現象 以及遺傳現象以及生命起源問題 最主要是生物的行為模式亦可遺傳 行為模式或鮭魚的回家本能並不藏於dna中


但理性之夢這書可讓我們了解許多電腦帶動的學術革命.....

York said...

To: the anonymous

沒錯, Complexity Science 還沒解決「意識」這個問題。 Langton 的 ALife 研究也還沒達成他想達成的目標。

但科學的本質不是預測,而是「理解」與「詮釋」。科學尋找自然界存在的「模式」,在了解了這些自然界的模式、規律後,常常可以幫助我們預測或製造一些有用的東西來。

《理性之夢》中,作者提出的「因果斷鍊」及「複雜性障礙」這兩個概念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,「為何『意識』等議題,很難用化約論解決」。

生物的行為模式無法只用 DNA 來解釋,原因之一是 DNA 只紀錄了必要的「參數」,而要完全明白生物的行為模式,除了知道這些「參數」外,我們還需要知道參數被送達的「實體」。「實體」泛指相關的自然律及生物生活、互動的環境。相關議題,也可以參考同是天下翻譯的《生物世界的數學遊戲》。

Anonymous said...

為什麼一定要從電腦科學的角度去了解生命?其實就是為了製造出某種產品或賺錢吧? 所了解的生命也並非真正的生命

Hua said...

一個月前想買這本書, 問書局才知道已經絕版了.

York said...

To Hua-Hua,

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,這是我隨手 google 到的,供參考 :)

Hua said...

多謝, 我來試試看.